氧化铝板着色处理工艺介绍
氧化铝板通过阳极氧化产生致密的氧化层,并可通过电解着色工艺处理,使表面染色各种华丽的颜色,以满足不同的需求。你对电解着色过程了解多少?从电解着色的历史层面,介绍电解着色的小知识。
意大利人*早使用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技术Caboni德国人在1936年提出后Elssner 这种方法在1940年一步改进 2000年,我申请了。然而,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之中,战后的混乱也使这项工艺发明长期被忽视。
直到1960年,日本浅田太平改进并注册了电解着色。浅田明确识别了电解着色过程的几个阶段。包括金属离子进入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,由于电解还原转化成着色的物质等。之后,由ALCAN通过所属铝实验室有限公司,公司获得全球技术转让权Anolok-从此,二次电解着色法得到普及,将该技术转移到世界许多**。电解着色法的研究高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10年内掀起。每年发表数百份文献,涉及元素周期表上几乎所有可溶性金属盐。氧化铝板的电解着色工艺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为氧化铝板披上了华丽的外衣,使氧化铝板的应用范围一次又一次地扩大。
氧化铝板是如何着色的
**种情况是化学着色:将氧化铝浸泡在有机或无机染料溶液中,染料渗到氧化膜的孔隙中,产生化学或物理作用。化学着色设备简单,成本低,颜色种类多,但耐光性和耐腐蚀性差,仅适用于室内装饰。
第二种情况是电解着色:氧化铝板在单金属盐或多种金属盐水溶液中进行二次电解。在电场的作用下,金属阳离子渗透到氧化膜的孔隙中,沉积在孔底,使氧化膜产生青铜、棕色、灰色、红色、绿色和蓝色。
第三种情况是自然着色:铝在阳极氧化的同时着色。有合金发色法和溶液发色法。合金发色法是控制铝合金成分,获得不同的颜色;溶液发色法又称电解发色法,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和电解条件。在实际生产中,有机酸通常用作自然着色的电解液,少量硫酸用于调节PH。
铝板氧化着色处理是铝及其合金在铝及其合金制品表面生成氧化膜(Al2O3)并应用不同的颜色,以提高铝的耐磨性,延长使用寿命,增加颜色美观。氧化着色的基本过程是铝表面处理、氧化、着色及随后的水合封孔、有机涂层等。铝的氧化铝表面在自然条件下保持10~100埃氧化膜,人工氧化膜根据不同目的将膜厚控制在0.5~250微米。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(即阳极氧化)是人工膜生成的方法。